星期日, 3月 15, 2015

【轉貼】WELL SAID......「自由行」


【轉貼】
香港,越來越似澳門賭場貴賓廳。如果香港是一盤生意,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不錯,「自由行」可以幫你「交數」(達成銷售指標),交租出糧,燈油火蠟,向股東交代。表面上,高增長概念,股價上升,前景向好(但是近期「自由行」消費力開始放緩)。代價卻是:喧嘩吵鬧,烏煙瘴氣,黑錢氾濫,北姑橫行。「自由行」多的商場,女廁的情況慘不忍睹,清潔阿嬸做到無停手,一個二個黑口黑面。
                                    
真正的外國貴客,不想跟國產暴發戶泡在一起,會捨你而去,另覓清靜的地方購物。日子久了,你會忘記如何向有教養的客戶提供低調而貼心的服務。為了跟國產暴發戶接軌,公司上下要跟「自由行」講同一種語言,慢慢跟客戶同化,下了班,心浮氣燥,霸道橫蠻,惡形惡相。結果是:錢賺到了,卻賠上了靈魂。

另一個問題,是忽略照顧本地人的需要。香港的零售業和地產市場,是好例子。大型連鎖店扣起存貨,把奶粉抬價賣給「自由行」。港爸港媽買不到奶粉,非常憤怒。網民則喊出「光復香港,還我奶粉」的口號,並且自發跑到火車站攔截疑似走私客。地產市場的情況也差不多,明明香港人需要實而不華的小型上車盤,地產商興建的卻是呎價數萬(港幣)的假豪宅,目的是協助國產貪官清洗黑金。

公營的教育和醫療系統也出現類似的情況:政府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內地生的比例已經頗為接近官府設定的兩成上限。內地生多,宿位不足,於是推高鄰近樓盤的租金。個別大學或者學系的研究院,內地生的比例高達五成至九成,本地生想向學術界發展,或者從事本土化的研究工作,變得很困難。(從當權者的角度看卻是好事,因為有助減少土生土長的社會運動理論家,以及乘機剷除民主派的政策研究基地。)醫院方面,大陸人攻陷婦產科和兒科病房,早已經不是新聞了。

香港變成為內地人服務的地方。官府袖手旁觀,任由內地人掠奪資源,令交稅多但是福利少的中產階級非常不滿。民怨沸騰,梁振英終於出來撲火:短缺的「環節」(國產中文:商品或服務),優先照顧香港人的需要。能否做到,有待觀察。是香港人都知道,狼鷹為人,X 到無朋友,作為 CEO,執行力不足。

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不錯,「自由行」出手闊綽,一擲千金面不改容,一個國產暴發戶,賬面上,抵得上許多個荷包乾涸的香港人。但是資深中國通都知道,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以及體制上的缺陷,偉大祖國的經濟週期向來是「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甚麼「微調」 (Fine-tuning),得個講字。不知道甚麼時候,外圍經濟出事,「群眾事件」點燃了火頭,中南海派系鬥爭失控,又或者只是週期性的反貪腐「洗太平地」,南下的黑錢白錢可以突然乾塘,到時候,公司的盈利就會插水式下跌,對於股價和信貸評級的影響,不難想像。

這種情況,商學院語言,叫「集中風險」(Concentration risk)。澳門約有一半的入境旅客來自大陸,當中不少是直奔賭場貴賓廳的國產貪官。梳打埠的賭業,因此有先天的缺陷,註定大起大落。香港的產業種類本來比澳門多,但是過去十年服務行業習慣依賴「自由行」,令「集中風險」上升。長此下去,香港經濟將會「澳門化」,企業高層則「崩牙駒化」、「劉夢熊化」,即是:好戲連場,買定花生。

靠「自由行」支撐業績,是重量而不重質的增長方式,風險高,可持續性低。政治上和社會上,也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就是超出負荷,民怨升溫。香港服務業之所以走上這條不歸路,是因為生存空間收窄,不做「自由行」生意,無法負擔昂貴的租金,於是飢不擇食,飲鳩止渴。經營者忘記了,「自由行」同胞是國產的興奮劑,來源複雜,雜質多,副作用也多。情況就像年輕人吸食黑社會提供的免費毒品,結果帶來永久性的傷害,後悔終生。追求短期利益,容易因小失大。

BY: FB   Kwok Shun Fu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