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2, 2006

仍活在《羅生門》下

“大雨滂沱,古老的羅生門古舊失修,一片殘破衰敗,在殘破門下避雨人們正在議論山上一個武士被殺的案件.......”日本作家(故)芥川龍之介 名著短篇《竹籔中》,被大師級導演(故)黑澤明 拍成名片《羅生門》,將人性的醜陋描寫的十分深入。本片的成功,令《羅生門》三字 成為『各說各話難解的謎』的代名詞。

故事可能很多人熟悉但忘掉細節,未曾看過或想重溫情節則可一讀下列文末兩個引延閱讀網址。今想講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天天上演著不同故事中心的《羅生門》,同事之間,上司下屬之間,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有人一起相處的地方便是 羅生門 下,同樣各說各話,人性對道德的交戰時刻在上演,當事人和非當事人,旁觀者和道聽者,都會出現因為其自身情況和利害思維過濾後,產生不同的事件版本。

人性的弱點在《羅生門》下上演,陰霾的天雨下不斷輪迴,實無分時空。抬頭仰望香港今早陰暗的天空,我覺得我仍然活在《羅生門》下,仍然不斷說自己的話,如何是了結呢? 遠見一些早開之紫荊花在奮力綻開,使灰暗的景象中現出一些生期的顏色,冥冥之中自有一絲希望尚在人間。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一字或一念之差而矣!


trackback:
《羅生門》研析--「人心」的黑暗迷宮

黑澤明 羅生門多角度手法探討人性

1 則留言:

文武不岐 說...

執着真相也是一種執着,第三者的事本來就不是自家事,故事罷了! 執着?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