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12, 2008

改世之劍



閱本文前希望看官們先讀下列一短文,其後,再閱讀下去。

【改世之劍 園田 直 (全劍連顧問)

武道就是精神統一,人間修行之場。我從少年時代約四十年所得的結論就是這個。

原來,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為了健身或為了鍛煉精神才進入武道的,我起先也是為了這個動機而進入此道,但是日久漸漸超越這個觀念,如今已成為極其精神性的“道”了。

年青時,我也與別人同樣,動不動就是要那武道當“手段”。“我是劍道幾段啊!”或謂“不要讓我弄出人命”等,往往出言不慎,為了誇耀自己,隨時欲顯武道的威力。當今在我的地方出入的年青人也有這類人。實際上那種自顯示與武道是完全無緣的。不然就是那種人雖看來與武道有緣,實際上是在否定武道。

古昔為了殺人才開始的就是武“術”。後來這個“術”變成“道”的原因就是因為時常要與“絕對”對決,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現其實是與自己對決,才達成的結論。

“劍隨其手,手從其心。心從法,法從神。一心不亂集中意志,手即忘心,心即忘法,法即忘神。此時就是奧妙,無聲無色萬化之時。”這是我的先師 羽賀準一 先生告誡我的言辭,也就是神道無念流的奧秘。

這是言詞所顯示的,就是自己與自己對決時抑制自己的要決。尚且這些言辭仍活生生的擺在我們眼前,這是因為現在社會最需要的言論之一。這個抑制自己正特別需要於現在的政界,可是相反的大家都以為顯示自己才是真正在現代社會活下去的一種技術。所謂“雄孟員工”就是其典型之一。不過“雄孟員工”也許有其好處,可是我想畢竟成為“吾無不可”的自我精神,那就是現代精神方面的缺陷。正因如此,現代的社會終於形成一個“只管我好不管他人如何”的脫離人愛人的社會。於是便有把顯示自我搬到武道世界的青年之出現,也是這種原因。

如果想到這些問題,現在需要再建的不該是武道其物,而是現代的世情和社會本身。如果不得不把那種想法日日更新的話,那被視為統一精神,修行人格的劍道正合這個條件。是現代人必須的東西。

只有祈求“手即忘心,心即忘法,法即忘神”的世界,“一心不亂累積練習”以外別無他途。那時劍也許才能成為“改世之劍”吧! 】


上述這篇一位日本劍道家寫的文章,很值得一讀。這個文中提及的"自我對決"、"抑制自已"、"雄孟員工"、"吾無不可"和"只管我好不管他人如何" 的觀點上,相當有值得深深細味的地方,除劍道人外,今天社會很多採用美式管理和行銷模式的大機構,其中含推動著員工去顯示自己之所謂積極取向價值觀,亦是弄出現代精神方面的缺陷元兇之一。真正能令社會回到正常價值觀,便是把"只管我好不管他人如何"的脫離人愛人的社會,回復到人愛人的精神面貌上,那一切扭曲的現代世情便能回復過來。

統一精神,修行人格的劍道正合現代人的必須,而且在今天浮躁的中國世情中更可能有所裨益,改世之劍乃是引進提升自己精神人格下抑制自己的私慾,劍道不單只是著重在比賽成績的一個新興運動,只強而無愛,那只是引入了一個日本武術項目。繼而走向"雄孟員工"的重視成績和金牌的世情中,當成劍道修行該當如是,那便錯了!那劍道指導者應該清楚劍道理念上是跟世情有重大關連的。

結文前,想提一下,在日語中"救命"之跟"久明"是相同發音kyumei ,那吾劍道先生的父親在起名劍道館時使用"久明",言則便是含"救命"之意乎!去挺救沉淪或者危亡的生命,記得,先生謂五十年前,當時的日本社會世情完全失去方向,孩子失教,四圍聯群偷竊,成人社會道德風氣很衰敗。身為劍道家的理念設劍道館便是希望提供孩童有著重品德和精神性教育之一個場所。這個亦揭開了何以 先生有「劍德救世」之思想和當理念推廣,原來沿襲自上一代的精神延續。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但取錯了礪石,就雕不出美玉之真貌,如進他山空手回。

.

1 則留言:

(katana ) 草草一刀 說...

羽賀準一 ,日本劍道近代名人和天才,網上有這段日文描寫 http://haga-dojo.operacity.com/haga-iframe.html於1966年,終年5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