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23, 2012

仇富‧愁富


仇富‧愁富

當人人講「仇富」,但講的人有做過富人嗎?一旦成為富人或曾為富人,又會如何看「仇富」。


富在困惑中享樂‧貧有自由中的擔憂
成為富人,現代社會只有兩個途徑,一是含著金鎖匙出世,生於富貴之家,另一便是累積財富而成為富人。至於中巨額彩票者,並不是途徑,是一種運氣和命,無從算計,太玄之事故按之不談,只談有機有遇之實事。有台灣資料「經濟學人周刊報導,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人財富是靠繼承來的,近半數有錢人靠創業致富,百分之廿三的人靠專業工作致富。」是不錯的對致富數據上參考。

生於大富之家,並不是一種選擇,那成長過程亦是一個人,分別在比別人有豐富的物質和生活環境,快樂與否都是回到那個老土論點 ─「愛」,父母家人兄弟姊妹的關係,就是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影響。但不富之家庭,未必不快樂,這點早已有人討論,成長快樂和愛都不是財富能發功的感受和感覺。

及至長大,昔稱有錢仔女,少爺小姐,今天叫富二代,小姐更淪為歡場女子稱號,社會在變化。人怕出名豬怕肥,身為富二代,必被今天傳媒評頭品足,好此不疲者,不見報便坐立不安,見報又勞氣一番,生活充滿著有如娛樂圈中明星之感覺,這類富二代並不想低調過生活,喜歡人人注目。八卦讀者就是想一窺富人之行為生活,所以八卦市場便有求有供,如此所謂富人一舉一動,便進入平常百姓家,亦是仇富種子之萌芽時代,間接漫天蓋地在挑動人類潛藏之妒忌心,這便是妒忌富人之侈奢華麗生活,自己求之不得,便形成仇視態度。(但昔日不等於沒有這樣的富二代,只是沒有以八卦掛帥的傳媒潮流,但坊間三姑六婆就依舊茶飯後說故事「我在誰家打工的日子」。)

但反過來看,富人二代也真的很爽嗎?百年來流傳已經有 馬克吐溫(Mark Twain)之名著「乞丐王子」,曾多次搬上大小螢幕,還拍成卡通等各類題材,昔年很多人都接觸到此故事而不陌生,但今天新一代卻日漸對這些文學陌生,只多閱八卦周刊當課外書。雖然「乞丐王子」故事批評當時舊社會的不公平階級觀念,但可以引申來看所謂富貧兩種生活下的得失,和兩種身為第二代富、貧者之思想矛盾,正所謂富在困惑中享樂,貧有自由中的擔憂。

富貧只是舞台佈置,思想則超越舞台,亦可以改變舞台佈置,自己成為自己人生這場戲的導演,不要只甘心做跑龍套,那貧者便不會仇富,富者便不會被物質和聲色犬馬銷蝕。


富人自有其愁,無必要在社會鼓吹仇富
成為富二代,先天已經不愁衣食教育,是可以長成後發揮自身優越,去促成或辦很多有利社會的事,並不一定要去維持什麼家族生意王國,如斯營營役役地天天看著金錢和數字。生意上能入得以聘賢居之,二代只需擁有並不需要去親自上陣,但也不是去玩樂享受,只是笑傲江湖,去做喜歡做的領域。言則富人不愁金錢,便不需要去天天做一名愁富。這是比由貧至富者走少了一大段路,什至多出了一生時間,但上天又往往令富二代一事無成的比率什多。

所以貧者想富,有幸成富者卻不懂如何去貢獻社會,那怪不得被仇視之,天生已富亦同樣不懂如何運用資源時,只吃喝玩樂,亦惹來被仇視,但只要對社會無傷害,他們富人其實自有其愁,無必要在社會鼓吹仇富。未富者倒不如拿仇富心力拿來掙扎脫貧,莫一頭栽進福利主義和所謂共產理念中,撐船出公海而回不了來。


鼓吹仇富,還看共產
富人,有商人有專業人士,但大富者則必是商人或那些獨裁國家領導人或貪官,後者已經無人格能討論,只是一味搜刮者。故富人代表都是宜去討論商人層面,古云:「士農工商」,已經道出玄機,商人只是能做買賣賺到錢便是成功商人,富商則是什具賺錢頭腦的商人,其中供求、貨源、眼光、手腕都是有一定天份需要,命運當然更是所謂幸運之神看上,一切俱備便會出一名富商。

言則富商本身掙扎向上過程也不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但今天人人喜好批評富商的是賺錢無道,但想反問何謂賺錢道德?難道富人賺取錢就一定要照顧社會上窮人的嗎?這種觀點便充滿著共產精神,就是昔年中國共產黨取得社會貧窮者力量之取悅理念,可以說就是鼓吹仇富。


何謂富人之賺錢道德
不想將那套什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強加諸富商身上,營商是如兵法之生死存亡之道,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其實商道亦是一種詭道,講情說義並不容易,不少忠實商人都最後折翼墮落,就是誤信他人和心存忠厚。

只要富商沒有做傷天害理勾當來至富,其中間之至富手段,如何玩弄財技和狠辣,都可以算是其金錢遊戲中的手腕和天份,貧窮者不能至富,沒有金錢遊戲天賦亦是其中一個原因。

富商用心於財富之增加,尤如日本古代戰國大名或中國三國、戰國時代之統領者,所以切記富商旗下根本提供了大量俸祿予集團中人,那打天下分好處,所以是一幫人的共同戰爭或共業。至於什麼官商勾結,到處都存在,只要有人,對吧!這豈及政治勾當之髒,政治和財閥,就算美利堅都存在勾當,所以莫去妄想天下無賊,以完美主義思想來討伐現實。找「莊子‧盜拓」一段來一讀,孔子見完盜拓,被罵至面無人色,回府三日無語。至於討論賺錢道德的仇富者,保你讀後同樣無言。


富不是原罪
富不是罪,想致富反而是動力,仇富者難道不想富嗎?未富反而先去仇視富人,這有如某些政客滿口無良僱主來形容社會營商者,是完全不客觀和懷著一種凡富必惡之原罪式思維,政客是在逢迎仇富者取支持本錢,仇富者亦以政客言論來將妒忌心公義化,這跟一些富人暗下官商勾結,表面大言建設發展為已任,將貪慾正義化,兩種情況皆異曲同工,虛偽的正義和被利用之公義,存在暗處的便是「私心」。
將致富之動力扭轉成仇富之動力,言則便是向富人清算,便是搞共產,那香港社會將出現崩解,香港是機會之城的神話亦很快劃上句號,這種有政治滲入的仇富論,並不是香港的福祉。大家不要忘記昔年大陸赤化,富人逃難來香港成為窮人,就是拜共產所賜,仇富者取去他們的財富,在香港咬緊牙關再一次發揮賺錢本色,在自由的政治環境下,再度致富,那可不是沒有經歷過愁富的香港人。昔日沒有大言仇富,因為很多人都曾經是富人,昔年只仇共產、仇左仔。那辛辛苦苦致富者,是應該被仇視的正確對象嗎?那豈不是聯同政客去清算曾經為香港作出一份經濟增長的人嗎?實在值得深思和反思。


令社會失衡的不是富人而是政府
做生意買賣不是能人人致富的,風險之大小與投資往往成為正比,在生意場行走的富商,也天天有其所憂所愁,正如窮人憂柴憂米愁生活,所以不可能硬說富人必須要照顧社會上的窮人,這是一個錯誤之思維,只會鼓吹社會越來越多只在求福利不付出勞力的人。
至於令社會失衡的,不是什麼富人和地產富商,是政府政策失敗,引發出商人有能鑽營賺錢的空間,商人本色便會發揮,所謂霸權其實先是政府無權,官員制定政策時無能和官僚地予富商有霸權空間去壟斷謀利,又引發出越來越少生存空間予小本商人,那人人的金錢便離不開富豪集團,打工、消費、娛樂、衣食住行俱在一個循環中,那便如籠中白老鼠,苦無出路,當人一旦覺悟到一生都難有致富機會時,便會爆發出反抗意識,仇富現象就是如山火蔓延,越益成為社會問題,再在因重視銷量而失格之傳媒喧染下,香港的富商就算如何做善事或對社會有好處的事,都被一律被當為富不仁來視之。
所謂無良商人,無良僱主,真的是一種標籤,是情緒化不明智的,屆時做未富的商人更加愁,那社會還有什麼向上的動力和機會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