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5, 2009

「踢館」前食飯 與「踢館」後飲酒

新一代廣東人,已經少聽到「踢館」兩個字了,包二奶者的噩夢,「踢竇」就人人皆知,其實兩個名詞都是廣東話的精髓。賣座電影「葉問」,一開場便是拳師上門踢館,葉問還邀請拳師食完飯食埋水果才講手比試 (這場戲妙喻一切皆〝搵食啫 !〞)。葉問打贏拳師,保其名聲,閂門較量,客客氣氣送走踢館落敗的他。

踢館在昔日中國武術界很盛行,你敢開館就要預咗被踢館,當然並不一定有如電影如此客氣,分分鐘打得什激,但亦很少出大事故。不止中國,全世界武術圈都有踢館文化,中國拳師在海外設館都有老外上門踢館,打輸便難以立足。現時代不同了,這個踢館文化都改成所謂交流,免得太多麻煩。再沒有如 李小龍 電影《精武門》中的熱血浪漫踢館情節,單挑踢日本人武館,打到七零八落,拆其招牌,但這卻是植根於我們腦海中的「踢館」。

何以大談踢館,因為看似不文明的東西,原來最直接有效踢走偽武者。沒有了踢館的武林,那些三腳貓、看錄影帶的所謂武術修習者越來越多,這類人就是因為自圓其說去誤人子弟,他們只有兩種目的,一是想賺錢,一是想嘗老師癮。在有踢館的時代,這類人根本不敢去開班授徒,就是怕被踢館,原形畢露。文明和講法律社會反而被這些偽武者利用成護身符,真是估不到吧,亦間接做成國術和武道的沒落,想學的也無所適從。

其實不論什麼地方的武術,只要開館授徒,便必須要對學生負上責任,就是坐館本身的傳承和真才實學,否則便是欺世盜名,誤己誤人。有一位友人曾講:「今日武道太制度化政治化,搞一大埋級別,又段位和封號,太政治太權益化就是令武道腐敗的源由。昔日強者淘汰弱者,簡單直接,就是存在傳統的踢館文化。」我覺得他說得亦有道理。

那劍道在日本的劍館有沒有踢館存在呢?在昔日一樣是有的,身懷劍技的外來劍客便要藉踢館來製造出自己立身之地和名氣,但踢館失敗的結果可能是骨折重傷被人掉出後門,故亦沒有人敢胡亂踢館。後來維新了,日本出現一個很有味道的另類踢館文化,美名「武者修行」或「劍道修行」,就是一名劍手在學滿師後,師父便叫他出發去各地雲遊做一敞「武者修行」,去日本各地劍館持拜帖扣門,實在是斯文式踢館,這是一敞人生磨練。現代劍道已經保護完備,分高下時亦不會傷身體,能成為全接觸比試,竹刀彷如真刀上場而戰。

那今天還有沒有人做「武者修行」,或有沒有踢館的呢 ! 我日本老師(館長)年輕時有作「劍道修行」之旅,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他說今天去做「武者修行」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但傳統依然存在,全看習者之決心和恆心,當然生活和工作亦是一個難予起行的大問題。至於踢館已經沒有了,但仍會有個別劍館或個別劍手來交流或心存挑戰,但都是始於禮終於禮,沒有什麼大不了,館長會以「一期一會」之心來看待,但館長也不是省油的燈,較量一番後便會招待各人一起在道場會客室飲番杯冰凍啤酒。

我有幸十多年前身在這種場合,飲到最好飲的SAPPORO(七寶)生啤,因為館內一位門人是任職七寶啤酒東京辦事處,他送來一台迷你冰過濾生啤機,又取來幾桶新鮮生啤,SAPPORO生啤根本已經好好味,再如此經一台冰過濾機而傾出冰杯中,嘩! 生啤好像沒有酒精的甘醇美味飲料。出完一身汗的劍道大戰後,大啖這杯SAPPORO生啤,真是問世間BEER是何物,直至醉倒不起 ! 同行的香港劍友,空肚連盡三杯,醉倒不起。至於我則連盡六杯後跟館長和客人去食中華拉麵。但近年在劍道場再嚐不到這種美味的冰過濾生啤了,因為日本啤酒賣價不菲,那位門人被啤酒公司遣散後亦回了老家,道場的經濟只容許招待大伙飲便宜的膠瓶裝土炮威士忌或劣品燒酌,加冰或混水來飲,上回,在道場見館長將土炮傾倒進一個舊玻璃威士忌大酒瓶中,來再酙酒,依然在維持一種武士的尊嚴,不想拿個不像樣的膠酒瓶奉客,我舉杯接過這酒時,窗外刮起一陣夜風,我看到幾片乾枯淡紅的殘櫻,在街燈下黯然飛舞。

清酒の森


.

2 則留言:

cebi 說...

所以我到其他館學習前都一定要跟那位師父試手,未必打得過,但最少知道師父是否真材實料。

很喜歡你的劍道文章總有一種浪漫情懷。

(katana ) 草草一刀 說...

但切勿以浪漫情懷來習武,但必須卻有點藝術味道,李小龍 先生生前精於這個味道的演繹,推東方武道上一個層次,也算是一個文化或 文武不岐 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