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05, 2007

劍道圈散發之氣息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兩句已經道盡劍道人不能互相「欣賞」之武夫心態。不欣賞但人有品(教養),則便會互相較勁,氣息仍然發出旺盛烈火之味道。但到人沒有品的,則便會互相勾心鬥角,氣息如將熄火堆之燜熗味道。

前人將劍道發展加上「段位」,實一心如藝能般給予到達造詣者一個身份定案。鋼琴也有如此之造諧分級,但鋼琴可沒有加入年齡限制、年期限制,造詣到位便能應審。否則不會出現 朗朗 如此年輕的鋼琴演奏家。但今天劍道加入年齡元素,年期等候,言則便是加注了身份階級,人一旦有了身份和階級便會出現很多問題。職場中有這個無可厚非,出現勾心鬥角亦理所當然,就算是宗教組織也同樣勾心鬥角,她們真正心服的只有「得道」者,宛若是劍道圈中真正強而有品者。 注:這點一早出現報導在日本劍道雜誌《劍道時代》中。

回說劍道早期根本段位沒有年齡限制,這段便等於純技藝水平,不附有階級權力等潛藏規則,更什者成為控制工具。但已經被改行了年齡限制卻是不能回手之一箸。唯一能中和的辦法,便是給沒有取任何段位的劍道人,可因應年齡和其資歷去進審其段位,例如一名習劍道十年至廿年無段劍道人,他應該去嘗試四段或五段吧。但今天就是諸多留難和不可以,便白白埋沒了很多劍道人之藝能水平和身份。能者公開讓其參與評審,不到水平便不合格。難道這樣是在公平上有問題的嗎?禍源於此亦不為過。

劍道是一種身、技、藝上的東西,你站出來、演出來、現出來、揮出來的便是個人造詣之表現,相同如藝術家,地位是別人和市場認定的,不是自己認定自己的。自已拿著個多少段便自我感覺良好,但你表現不到水平,個人修為不到水平,別人和市場一樣不會給你面子,正是俗話:「面是人家給,假是自己丟」之活脫脫寫照。注:這個在香港和內地什至日本皆有未休之議題。

但今天劍道卻注進段位等於身份權力等非純藝能元素,是非和勾心鬥角往往因此而產生如將熄火堆之燜熗氣息,不再是旺盛烈火的較勁味道。

一切不公平、不公開、不公義便是「怨念」之灌溉品,怨念之樹便會越來越大,慢慢引展枝葉,其蔭下黑暗範圍亦日漸抗大,更會令不同地區國家之劍道擺出一種唯我正宗之心態,懷這種心念再去推廣劍道,則隨時成為黑武士之劍道。雖然會強但心量往往追不上身量,出現如三島由紀夫筆下的稱之「劍道部精神」的東西,力量和慾念便會支配了一切,再也不是平常心。

解怨只消公開不扣其他劍道人或地區國家技藝能上認受欄柵,那便是公允,市場上便會有更多出色劍道家,能齊心協力去令劍道發揮正確教育潛力。

至於武術上真劍觀念則留下來私下研修精進之進堂奧不二法門,但不需要扣上普及化劍道的頭上,否則只會更一團糟,令劍道亦加速隨同刀劍般逐步步進博物館成為讓人類憑弔的玻璃櫃內文化歷史。:這點什麼韓派劍術日派劍道近期在大陸內地是熱話。

四地諸位劍道愛好者,前輩、後輩或平輩,放下身段(那是虛的),放下成見(這是實的),拋開如是我見(那是執),拋開圈子(那是妄),國與國、組織、道場、社會人之間,重新連駁接觸,引出互相尊重的握手,那「劍道」個東方文化便有感於你的遠見和奉獻。


注:此文乃四地劍道皆合對號而看的,文中所描皆一種混合情況,只分先後出現而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