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武兼備的英才茅元儀在公元1621年完成了他的巨著、軍事百科全書《武備志》,其中卷86有 24劍法圖勢,就是【朝鮮勢法】。
看這一段 馬明達 教授撰之「歷史上中、日、朝劍刀武藝交流考」 :
『……“荊楚長劍”是古代長劍在明代的孑遺,這個判斷應該不會有大錯。由此卻引出三個值得思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俞大猷確實掌握“荊楚長劍”,而且是此道中之高手,但他因為什麼不載諸文字,沒有給後世留下一份長劍圖譜。俞是雲文雲武的淹貫博通之才,平生著述甚富,為什麼就不肯稍動筆墨,將長劍精義長留在天壤間。俞氏有《劍經》一書,其中也多處提到乃師李良欽,但所謂《劍經》其實主要是講南方棍法,還有其他一些武藝內容,就是沒有具體的長劍法。1987年我在點校《劍經》時,曾反復研讀《劍經》,當時覺得俞氏可能將長劍技法融入到了棍法之中,俞氏借棍存劍,有些微言妙義須深明此道者自已去漫漫品玩,心領神會,不然何以稱棍法著作為《劍經》?
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看來當時的想法有一定道理,《劍經》中確能讀到一些有助於悟解長劍技藝的內容,但一是很少,二是很隱晦,總有霧裏看山之感。以俞大猷的襟懷氣度,為什麼會這樣做,難道也是出於“秘不視人”的狹隘思想?如確是如此,則李良欽“荊楚長劍”不能傳存後世,俞大猷便不能辭其咎。
第二個問題。茅元儀稱,“朝鮮勢法”是“好事者”得之朝鮮的,而這位“好事者”是何人,他沒有說明,成了一個謎。按,茅元儀的《武備志》成書于1621年,這部書使他名聲騰起,不久便以“知兵”受朝廷徵用,充任“贊畫”,隨大學士孫承宗督師院遼東,抗禦後金南侵。這說明他得到“朝鮮勢法”,不是在出征遼東之時,而是在此之前,在編撰《武備志》時就已經得到。我的推想,從朝鮮帶回這本劍譜的“好事者”,很可能是一位參加了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入朝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浙籍軍人,當時稱“浙兵”,又稱“南兵”。浙兵是戚繼光一手訓練出來的一支勁旅,萬曆援朝之戰中曾有數萬浙兵入朝作戰,《朝鮮李朝實錄》稱他們身著紅衣,“勁悍無敵”,倭寇見之“憮然有懼色”。帶兵將領中的浙人駱尚志(綽號“駱千斤”)等精通武藝,曾主動幫助朝鮮訓練軍隊,並從軍中選派教師向朝鮮軍隊傳授槍、劍、狼筅等武技,內容基本上都是戚繼光在浙江備倭時所編選的武藝,從而形成所謂“朝鮮十八般武藝”。這是中朝武藝交流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武術史上的大事。
因朝鮮王室十分重視從明朝引進的各種武藝,特由官方彙編成書,才使得許多中國不傳的古典武藝內容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因中朝兩國有這樣一段經歷,所以我以為從朝鮮帶回“朝鮮勢法”的“好事者”,很可能是入朝浙兵中的某人,茅元儀也是浙人,他見到這本劍譜便是情理的事了。
第三個問題,李良欽、俞大猷的“荊楚長劍”與“朝鮮勢法”之間有無關係,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萬曆間入朝作戰的南兵系統中有一支福建步兵,帶兵者遊擊將軍許國威。許國威字元真,武進士出身,晉江人,與俞大猷是老鄉。許是幫助朝鮮練兵和傳授武藝最多的人物之一,李朝官方對他非常敬重,說他“能文詞,有義氣,與經理楊鎬親好,鎬被參,國威率諸將官上本申救。”以年序計,許國威能趕得上俞大猷,他所帶的軍隊可能是俞大猷系統的,不能排除他本是俞的部下或門生。明人著《譚襄敏(綸)軼事》載,俞大猷曾經選“少壯力能舉二百斤者千餘,教以荊楚劍法。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 戰于何家礛,大破倭。”照此,許國威確有學過“荊楚長劍”的可能。那一這個所謂“朝鮮勢法”是否即許國威傳到朝鮮的“荊楚長劍”呢?
有趣的是,約當清代乾隆後期 (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朝鮮 李朝 正宗 時期的朝鮮官員們不承認有所謂“朝鮮勢法”,他們甚至認為:“茅元儀深歎劍術之不傳,自撰其譜,又傳其圖,一則曰得其訣於朝鮮;一則曰得其式於海外,托意渺茫不測之境,神其說而使人信之其微旨矣。”
然而,他們彙編的《武藝通譜》中,卻收錄了一部《銳刀譜》,其內容與《武備志》的“朝鮮勢法”基本一樣,所不同者,
一是改劍曰刀;
二是比“朝鮮勢法”多了四勢,凡二十八勢;
三是有全套刀法的演練套式。
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總之,“朝鮮勢法”的來路和它與《銳刀譜》的關係,不是現在能夠說得清的。在明三百年間,中朝兩國的武藝交流涉及的問題多而複雜,絕非本文所能容納的,我們只能先談到這裏。……』
我找到《銳刀譜》網上版,可見圖是朝鮮那個人像,跟更久遠 明 茅元儀 《武備誌》中的〝朝鮮勢法〞頭衣帽不相同,但姿態一模一樣,言則這是一單抄襲,所謂《武藝通譜》中之《銳刀譜》便是抄襲《武備誌》中的〝朝鮮勢法〞。而且看到〝朝鮮勢法〞亦是一個迷,可能根本不是朝鮮有關之物,是古人托意渺茫不測之境,神其說而使人信之其微旨矣。 (註:《武藝諸譜》是朝鮮輯撰自〈紀效新書〉)
如果推測是真,言則古人令今人大遊花園一番,真是開了一場千古玩笑,豈不是這個 xx勢法 就是中國古代失傳之“荊楚長劍” 孑遺。
再者 馬明達教授文中亦謂「 這個劍譜所記錄的是宋元以來流傳有緒的雙手劍法,它的形成可能在元代,但把它整理成?這個譜本的,則可能是一位明代武藝家。至於它如何能傳到朝鮮,茅元儀大致在何時得到它,這些問題並非毫無蹤?可尋,限於篇幅,我們只能先放下來,待以後再談。 民國武術家 唐豪 先生曾拿這個劍譜與 日本 松平喜登 所著《劍道手引》做了一番比較,他發現日本劍道的五個“構”,即五個基本刀勢。與這個劍譜中的五個勢子相同,因此,他進一步認定,日本的雙手劍刀法,是以朝鮮作橋梁由我國傳去的。他還認為,經過元朝蒙古統治階級對民間練武的一再禁絕,我國的雙手劍刀法在明代已經失傳了。唐豪 所做的比較有很大的可信性,但不能說已很有說服力了,因劍譜圖勢的相同,只是一種靜態比較,不足以證明這五個劍勢的勁力要求和運動脈絡也相同,因此還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地說,這個劍譜中的一部分動作,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擊”法,與日本劍道動作如出一轍,若合符節,這真實地反映出中日雙手劍刀法之間的淵源關係,證明我國雙手劍刀法確曾東傳日本。至於到了明代我國雙手劍刀法基本失傳的問題……」
再看馬教授書中一段: 「 我國古代劍法,主要是雙手劍刀法在明代已成廣陵絕響,但也不能排除它仍舊被一些民間武藝家所傳習。也就是說它還存在,只是未被官方重視而已。
精通武藝的明代抗倭名將領 俞大猷,曾師事民間武藝家 李良欽 學習 “荊楚長劍”。據明 李杜 撰《俞公大猷功行紀》載:“始學騎射,指能知鏃,輒命中。又從 李良欽 擊荊楚長劍,法即得,良欽故批公手,公還與鬥,良欽 釋劍謝曰:‘公異日劍術天下無敵者。’公既盡劍術,益悟常山蛇勢。” 李良欽 是一位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我們對他的生平瞭解不多。清雍正修《福建通志》有他一個小傳,引錄如下,以稍見其人。傳雲:“李良欽,同安人。少任俠結客,精於劍術,嫻於韜略,大猷 從而學焉。嘉靖間,大猷 及 戚繼光 掃平倭寇,制勝多出其謀。大猷 上其功於朝,辭不就。年九十餘卒。”同安,明屬泉州府。荊楚地區正是長劍的發源地,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出產“勇士奇才劍客”。到了明代,可能還有流風餘韻綿延下來。“荊楚長劍”的具體內容已無可考知,但從上引資料來看,俞大猷從李良欽“擊荊楚長劍”,一個“擊”字,極之傳神的道出了它的本質,就是說這種劍法的主要形式是“相擊”,不是單練,不是一般用於表演的“套子武藝”。
又,“良欽故批公手,公還與鬥”,這十個字同樣傳神的勾勒出了長劍的技術特點。擊劍技術的一個最基本最常用的攻擊手段,就是攻擊對家的前臂和執劍的手,因這裏是對家距離自已最近的部位。
戚繼光所謂“槍是伏腰鎖,先劄手和腳。”道理是相同的。曹丕與鄧展比劍,自雲:“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進一步證明這是源遠流長的擊劍技法。
“朝鮮勢法”第三勢“左翼擊”云:“法能上挑下壓,直殺虎口。”也是擊手之法。最後一點,李良欽與俞大猷擊劍,用的必是竹劍或木劍,是一種代用劍,只有如此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技術,進行競技活動,不然就不能“批手”。此處一個“批”字,正透露出李、俞擊劍的訓練競技性質。……」
到此,我突有所悟,當年 李良欽 與 俞大猷 擊劍,就是使用兩支棍或者竹(要知浙江盛產竹),雙手握棍或竹在互習擊法,故劍經中圖持之乃棍非劍,再者看劍經中文跟日本劍道劍理法同,唯一可惜是馬教授未深研日本古流劍法,故論文已到要位但擦邊而過,頓失了一重要結論和揭開一個百年之大【迷】。
那大家身為中國人對日本劍道了解多少呢,原來可能就是活生生之《荊楚長劍》,還要說什麼呢?
參考:
朝鮮 銳刀譜 http://muye24ki.com/muye24ki/muye24ki.php?cat=2&sub=8&PHPSESSID=7dd0baf889d6a4ccf750194faa08e79a 注意最後4式沒有文字的莫名其妙又拋刀又跪地之刀勢,就是比那武備誌中朝鮮勢法多了之4式。
武備誌 朝鮮勢法 兩圖http://www.kendo.com.hk/newpage59.htm本人早年尋獲古本線裝 武備誌 ,收藏原圖24幅影印本 朝鮮勢法。希望日內發佈成電腦檔流傳給有心人,我能做的便盡能吧。
劍經全文與全圖﹝俞大猷﹞ http://www.kendo.com.hk/newpage301.htm明 茅元儀《武備誌》
歷史上中、日、朝劍刀武藝交流考 http://kendo.com.hk/mapage54.htm(轉載于馬明達老師《說劍叢稿》)
1 則留言:
這個是史實抄襲,將二十四個劍勢法圖在後尾增加式和更改服飾圖,便可以當自己的東西,連名稱都改叫【銳刀】,真要命。
今天劍道,原本日本的劍道型只有十式,但韓國劍道型又增多了幾式,另亦改服飾少許。
回看上述歷史,真的嗚喇喇,嗚~
不要遲下連發明劍道防具的,又向外公佈原來是韓國人發明的。暈!
何必呢!跆拳已經很優秀的成績和對世界有影響性,足以證明民族地位。如今只成劃蛇添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