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02, 2011

劍道人稱呼探究,莫再擔沙搬石將日式佗寂庭院,搞成中式豪俗花園


劍道源自日本文化,那必須先了解日本人對劍道人的普遍稱呼叫法。

專業的高段劍道人,可稱”劍道家”或”劍道先生 KENDO SENSEI”。
有主持一間劍道場的可稱”館長先生KANJOR SENSEI”。
而一般劍道資深者,外人多俗尊稱”先生SENSEI”
至於同輩行內有分”前輩”、”後輩”,對前輩多數叫” SAN”冠以姓,例如姓 成田 便叫”成田SAN”。而對後輩多數稱”君KUN” 冠以姓,例如姓 成田 便叫”成田KUN”。
日人社會能稱”先生SENSEI”者,是很尊敬的名稱,沒男女之分,社會上有祟高地位者之尊稱,另外醫生、教育工作者、藝術家、武術家、職人或指導自己某項技藝的老師等都會被稱”先生SENSEI”。

其實中國亦有稱一些人謂”先生”,孫中山先生、宋慶齡先生、魯迅先生、南瑾懷先生等等,而嶺南遺風承習了稱教書先生,故昔日多數叫學校老師喚作”先生”冠以姓,無分男女。並不喜以”老師”來稱呼,”老師”只是普通話之稱呼。嶺南一些職人亦被稱先生,例如”喃嘸先生”,亦尊亦畏。

中國劍道發展,台灣接近半世紀,香港四十多年,澳門和大陸都十多年,所以在稱呼指導者上很多混合了日本和本地色彩叫法,有時令人混淆和啼笑皆非。

例如”老師”, 這被濫用了,而且廣東人亦跟了去叫”老師”來取代昔日稱叫之教書”先生”,真是不曉得何是開始的,昔年俺從小在澳門到香港讀中學,沒有叫過一聲”O老師”,全叫”O先生”, 香港的中學慣叫”O SIR”,女叫”MISS O”,但不經不覺到我兒輩竟然以粵語叫幼稚園教師作”O老師”,慢慢粵語”老師”一名詞便登堂入室,排走了”先生”叫法。

現在華人劍道圈又是無論普通話或粵語都好稱比自己資深者謂”老師”,此大錯特錯亦太濫,真正教過自己的才能稱老師,否則只是”前輩”而矣。對前輩可以普通話稱”O先生” ,粵語可叫”O生”, 或不少地區學日式稱呼叫” O SAN”,但不會叫”SENSEI”,因為”先生SENSEI”只有自己的老師 (日人稱”師匠”)。

所以向前輩叫老師是錯誤的,而且華人武術中慣稱有”師父”一名詞,那便是教你的老師,這可以使用在劍道上就是如日本稱 ”師匠”。

國內大陸稱"老師"源自叫工匠"師傅"之意,南方人亦喜叫工匠曰"師傅",後來混了"同志"等一起使用來叫社會上的「男人老狗」,是沒有尊重含意的。

劍道資深者應該只叫"前輩",不能叫"老師",那自己真正的"老師"便是什麼了?廣東人或華人不慣叫"前輩",便可簡呼"O生"或"O先生",來日式一點喚 "O SAN"便是。

其實,嶺南武林傳統可借鏡,華人劍道高段者可冠稱"O師父",一派宗家便是"掌門", 黃飛鴻便是叫"黃師父". 比較簡單。依然不明白,那叫聲”O先生” 或 ”O師父" 便沒有撞板,但單稱”師父”則是指自己的正式老師了。

平輩,或平輩身兼道場指導員稱呼名字或洋名足以,頂多日化點加上SAN便是。因為每一個劍道場系統只有一名”館長先生SENSEI” 或”師匠”。

也莫稱什麼”師兄”師姐”。”師兄”師姐”此類名稱並不是日本武道使用的,
大家並不是兄弟姊妹。日本只當同修,一律稱"門人""(而犯禁被逐門人,稱"破門者")。而在日本以外地方,例如香港,稱英文名已可,其他地方,稱叫名字或O SAN也足矣!

最逗,出現"師公" "師叔" "師伯" "師母"在日本劍道場,成為國術館乎?要戒除此不良DNA,乃引發阿臾奉承之深層來源,行為如"奴才" "太監",現代人稱的"擦鞋仔"。

一就依足日本古禮節,否則清楚簡單化才是正路,莫再擔沙搬石將日式佗寂庭院,搞成中式豪俗花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