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12, 2012

Brain Storming、Open Office、Team Meeting對內向型的人是困擾.......

現在的Brain Storming、Open Office、Team Meeting對內向型是困擾,怎樣才能創造適合他們的環境?

轉貼 :           外向贏哂?



 

外向的人是成功的材料,內向的就是二等公民?
在一個父母要為孩子的寡言而道歉的年代,喜歡靜靜思考的、不善交際的和愛分析多於快速決定的,變成了異類。要避免被排斥,內向者只好帶著面具做人。忍受著在open office工作、無時無刻的team-meeting,和Inter-personal skill至上的環境。

每三個人,有一個內向

根據"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作者Susan Cain,世上每三人中,就有一個的性格是天生內向。
Cain指出,在社會推崇外向的風氣下,內向常被誤解成羞怯,這種觀念,就是窒礙內向的人向上發展的主因之一。
曾身為一位企業律師和談判顧問Susan Cain,本身就是一個內向的人,在書中為這個被忽略的群組發聲,指出內向的不少好處和智慧:
  1. 羅斯福總統夫人(Eleanor Roosevelt)、黑人民權運動的代表人物、聖雄甘地、達爾文,Apple創辦人之一的Steve Wozniak、HP的Dave Packard和林肯,都具內向的性格,但在適當的時候,他們就不會羞怯,站到前台,發揮才能。
  2. 作為領袖,內向者常會放手先讓下屬發揮創意,待主意成熟時才去蕪存菁,作下一步行動。反之,外向型就常傾向在初期加入意見,令好主意在萌芽階段遭到扼殺。
  3. 在宗教和哲學中,真理常在與自然獨處間發現,在荒野中的摩西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外向型比內向型優勝,這個現代的主流想法,據Cain理解,是由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時開始形成。在由不同地方、階層匯集的城市中,處理人際關係,成為必要的一門學問,外向型,在這方面比內向型明顯佔優。

崇尚外向,Groupthink危機

Cain指出,過度崇尚外向思維有一個危機,她形容這是"New Groupthink"。當每個人都在沈醉在外向型領袖散發出的魅力時,下一個牛頓就可能為著得到認同,走到人群中Social,而蘋果就會跌在空地上。
Steve Wozniak曾向一群新進的發明家說:
我認識的發明家中,大部份都和我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他們跟藝術家相似,他們愛獨自工作。雖然聽起來有點難以接受,我的建議是: 不要參加什麼團隊、委員會這些東西。
但大部份工作始終是需要團隊合作,如果現在的Brain Storming、Open Office、Team Meeting對內向型是困擾,怎樣才能創造適合他們的環境?

互聯網:內向救星

互聯網可能是內向人的救星,研究顯示,網上聯系有利於他們提升參與性,對比在面對面會議中,他們更能參與團體工作。
當年HP的一個習慣,可能對將來團隊融合帶來啟示:每天10點至2點,咖啡、餅食供應不絕,員工圍著餐車談天說地,然後就回到自己的Cubicle獨自工作。
這種做法,據曾在HP設計計算機的Wozniak來說,是促進合作的最理想安排。

 
**********************************
 




看來俺最討厭的東西終於有共鳴了。

一大組人一早在裝積極堆出虛偽的假面,討論一埋垃圾構思,如做秀給大門外的大老闆看其所謂"管理"技巧,這廿幾年香港就係陷入此無間地獄,不少內向型人員就係甘死掉,回家玩電腦上網去。

一起合作沒問題,最討厭係玩浪費時間的虛偽Brain Storming大會和日日無9離頭的Team Meeting.這根本是折騰,和扮忙碌......




 
 
 
劍道修行亦應該尚【獨】,今天的情況發展很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
 
道場本義亦有別俱樂部性質,跟隨師匠亦有別劍技講習會,教練牌亦有別傳承........
 
一大堆現代搞出來並不能討好取代舊理念的思維, 何去何從???
 
.





 

4 則留言:

Aries 說...

由不合適的上級
誤用brainstorming,
浪費工具, 浪費人材,
浪費時間青春.

Aries 說...

一個人的Brain Storming很美麗愉快的.
要一個客觀高手才可主持 Brain Storming小組活用 Brain Storming.
勉強在那樣的虛偽會議環境工作
=不快樂折磨自己,
一是勉強改變自己,
一是另謀更合自己的工作環境.

(katana ) 草草一刀 說...

無能者最能表現其權威必只懂得brainstorming,那一個月很快又出糧,得閒炒下人再找新人

Unknown 說...

同意!